宋磊:高质量投资助力中非合作提质升级

2021-11-29 11:00:02

仙剑奇侠传7 https://www.xianjian520.com/

  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于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将规划未来三年及更长一段时间中非合作发展,也为中非投资合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产物,中非发展基金专注对非投资14年,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和中非经贸合作转型升级。新形势下,中非发展基金将以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聚焦非洲关切,更好发挥投资平台作用,在中非共同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提供新动力、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投资合作为新时期中非伙伴关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20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推动下,非洲各国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化水平,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高。非洲自然资源、人口优势和发展潜力得到释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薄弱、人才不足等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共同市场建设和一体化加快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吸收直接投资、发展具有商业价值的企业或项目,以企业自身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出口、税收及产业升级,成为非洲各国培育经济“造血”功能的重要着力点。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合作政策理念指引下,在中非合作论坛“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等举措带动下,投资已开始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方式,受到中非双方政府、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的青睐,大量中资企业正从“走向非洲”到“扎根非洲”,中非经贸合作加快从以贸易、工程承包为主向投资合作和投建营一体化转型。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目前已有3500多家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2007~2019年,中国对非投资流量逐步扩大,最高达到54亿美元,投资存量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21%。截至2019年末,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443亿美元,在非洲吸收投资来源国的排名中上升为第四位,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等影响,2020年国际对非投资流量同比下降15.6%。但这一年多来,中国始终与非洲并肩抗疫,迎难而上,坚定推进中非合作,特别是加大直接投资力度。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功举行,各方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成果,并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推动一大批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额达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6.1%,在国际投资严重缩水的情况下逆势上扬,体现出中非投资合作的强大生命力,为新时期的中非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中非发展基金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

  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是中国政府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的对非务实合作重要举措,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为基金增资50亿美元,达到100亿美元规模。作为我国第一只专注于非洲的股权投资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秉持对非合作政策理念,始终立足非洲发展所需,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通过直接投资解决中非合作项目资本金缺乏的瓶颈,带动中国资本、技术、标准、产能和管理经验走进非洲,分享非洲发展机遇,为当地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和税收,有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作用。

  截至目前,中非发展基金累计对37个非洲国家决策投资近60亿美元,撬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融资270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民生等诸多领域,为非洲当地带来便捷高效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技术支持,助力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直接惠及百万非洲当地民众。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非发展基金贯彻负责任投资理念,倡导投资项目落实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形成良好互动。例如,中非发展基金参与投资的南非海信项目,2013年以来坚持本土化生产,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节能冰箱和智能家电产品。项目还运用智能技术优势,参与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安防设计,为保护当地动物多样性贡献力量。又如,坦桑尼亚剑麻项目在提升当地剑麻种植和加工水平的同时,积极承担村级减贫学习中心项目,参与当地扶贫减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非发展基金积极落实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精神,主动发挥对非投资平台作用,及时响应非方需求,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推动重点领域复工复产,助力非洲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非发展基金参与投资的南非思威铂金项目、奇瑞海外公司等多个项目积极对接物资,向当地社区捐款捐物;加纳航空项目在非洲多国封国、停航管控的复杂情况下,积极承担并圆满完成当地政府接回境外居民的包机任务;莫桑比克农业园、加纳电厂等项目,在疫情期间坚持生产,保障当地粮食、电力等民生物资供应。

  在支持当地抗击疫情的同时,中非发展基金主动创新思路、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结合非洲当地需要和数字化等新业态发展趋势,加快推动一批农业、医药、建材、数字通信等重点项目评审和落地实施,有效引导对非投资逆势增长。例如,与中国电信合作,深化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非洲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并通过在线教育、社区联通等方式惠及更多非洲民众;与华新水泥合作,在加快当地现有水泥厂技术改造、提升当地水泥生产能力的同时,采用最先进的环保设备、坚持绿色生产,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以高质量投资推动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人员往来受阻,非洲部分地区局势和债务问题堪忧,对非投资面临较大风险挑战。但非洲仍然拥有城镇化和工业化起步、人口与市场红利持续、区域一体化提速等优势。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共识,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为包括非洲各国在内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和增长机遇。中非传统合作领域和新兴领域均呈现新的合作机会。

  推动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加快经济复苏、加强民生保障是非洲国家当前首要诉求。中非发展基金将聚焦非方关切,加大对大农业、健康卫生、医疗等领域的投融资力度,助力非洲抗疫防疫和经济复苏,提高非洲当地检验检疫能力,推动疫苗本地化生产,支持民生项目稳健运营。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据测算,非洲要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每年至少需要6000亿美元的发展融资。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启动,非洲需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电网、交通网、信息网、物流网等领域发展空间巨大,同时也亟须提高生产能力,促进非洲内部贸易繁荣和对外出口。中非发展基金将积极投资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加快“投建营一体化”转型,深化产能合作、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农业全产业链,助力非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工业化进程。

  支持信息通信和数字经济发展。非洲是全球移动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地区,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动通信用户达4.77亿,占总人口数45%,到2025年将突破6亿。中非双方已决定实施“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中非发展基金将加大对非洲电信骨干网、海底光缆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帮助非洲把握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机遇,为非洲经济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非发展基金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投资和负责任投资理念,强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投资标准应用,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技术、低碳矿产等领域的投资,推动建立既环境友好又符合非洲发展需要的工业体系,帮助非洲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创新投融资合作模式。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启动,有望进一步激发非洲市场潜力,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对非投入。中非发展基金将积极发挥自身融资融智优势和平台作用,探讨与国际机构、社会资本等开展多维度多层次联合投资和三方合作,汇聚更多资源支持非洲发展振兴,助推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指出,“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合作”。展望未来,中非发展基金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对非重要论述精神,结合新时期中非发展诉求,创新思路方法,支持、服务、引导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为中非合作务实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和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