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15:25:00
▼
在这个最适合贴膘的冬天,微博热搜再一次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参差。
一位复旦大学的女生,在一年之内,在学校图书馆打卡了1424次。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年365天,没一天缺席,早上去,中午吃完饭去,晚上吃完饭还去,名副其实的“泡在图书馆里”了。
▲ 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的打卡记录
(来源@人民日报)
“啊——这也太努力了吧!”
我猜有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但我想,对于这些旁人看起来异常勤勉的人来说,努力,还真不一定是他们的答案。
因为「努力」这个词的背后,是要下苦功,是拒绝懈怠,甚至是悬梁刺股。
这种状态,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可以坚持的,但也是非常累人的。
除非他在其中找到了另一层不一样的境界:热爱。
这是我们在苏东坡的故事里看到的,所以照例,也继续用苏东坡的故事来跟大家分享,他的人生哲学。
苏东坡和佛有缘,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朋友维琳和尚一直陪在他身边。
那个时候苏东坡已经将近弥留,生命来到了最后一刻。
维琳就在他耳边大声说:
端明宜勿忘西方!
意思就是,您一辈子礼佛,现在可别忘了,要默念着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去啊!
苏东坡说:
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
那个地方有没有我不知道,但现在,使不上劲啊。
这个关键的时候,更要努力啊!
至此更须着力。
▲ 影视剧《苏东坡》截图
苏东坡最后说了一句:着力即差。
着力即差——努力,就落了下乘。
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努力。这似乎是一个特别正确的词。
但你会发现,当这件事你不喜欢的时候,努力反而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
当我们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的时候,事情可能会越来越糟糕。
比如,你有没有失眠过?当你很努力想要睡觉的时候,是不是更睡不着?
又比如,当你努力地要说服别人,或者当你努力地想要挽回一段关系......
是不是通常反而不那么顺利?
它就像是捧在手里的沙子一样,越努力,漏得越多。
「热爱」是苏东坡回答「努力」的关键词之一,另一个关键词也非常“苏东坡”,就是「放过自己」。
苏东坡有一篇文章叫《记游松风亭》,说的是他被贬到惠州的时候,有一次去爬山,远远看到一个亭子松风亭,他就想爬到上面去休息一下。
可是他爬啊爬啊,抬头一看,好远,继续!
然后又爬啊爬啊,气喘吁吁。
再一看,怎么还那么远!那我还要爬多久......
然后,他突然转念一想:去你的——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这里怎么就不能休息呢?
我干嘛非得爬到那亭子上休息去呢?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一下子就松下来了。 执念放下了。
▲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当我们跟这个世界硬碰硬的时候,不管输赢与否,自己一定是会磕得头破血流。
因为一旦硬碰硬,你就已经是把世界当成了一个“敌人”。
就像苏东坡要去松风亭,他把那个亭子当成了一个目标,一个他要克服的东西。所以他要努力,要爬,那当然会紧张,会累。
所以有的时候需要松一下。
脚下为什么不能休息呢?就像是在跟这个世界和解,我不跟你战斗了。
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你跟世界和解,就是在跟自己和解。
哪有什么敌人呢?
最大的智慧,就是放过自己。
如果你想一口气搞清楚苏东坡对人生的理解,那你一定不能错过他的“赤壁”系列。
也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写到语文课本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前后《赤壁赋》。
这三篇文章,其实有点递进关系,隐喻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第一重境界。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时的苏东坡,还停留在被贬谪的阴影里。
他的心境从失落到自嘲,最后落向了自我宽慰——
算了,反正人生也是一场梦!
《前赤壁赋》是第二重境界。
时光流逝、吾生须臾又怎么样呢,何必强求于不变?
只要江水无穷,天地长存,清风有声,明月有色,打开你的身心,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就好了吗!
▲ 纪录片《苏东坡》截图
到了《后赤壁赋》,就来到了他的第三重境界。
如果要概括的话,一个字足矣,那就是——无,“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
当我们陷入逆境,最次是宽慰自己,反正人生是一场梦,再上一个台阶,是豁达超脱,好好去感受你的梦境。
而比这个更高的境界,就是你看见了风雨看见了晴,看见道士也看见了仙鹤,你看见了自然最本真的样子。
同时,你也看见了在这场梦中行走的你,看见了这场梦过后,一切消弥的过程,看见了风雨和晴也只是虚相,就像道士和仙鹤,不过只是梦里的一个故事而已。
▼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跟当年赤壁的曹操和周瑜一样,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
但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他?
因为,当我们看遍了传统文人满是伤春悲秋的诗词,或者只是哀叹自己报国无门的文章,然后再看见苏东坡的时候——
那种和光同尘,和宇宙同在的心量,完全帮我们打开了自己的人生尺度,让我们在逆境之时,也有机会跟着他一起——见自己,见天地,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