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50公里,中国高铁在零下40度寒流中疾驰,俄罗斯十分钦佩

2021-12-27 10:21:02

2345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2345ys.org

图为牡佳高铁

最近,中国高铁又完成了一项世界级壮举,据国内媒体报道,位于中国最东端的高铁线路,即牡佳高铁,于不久前成功全线开通运营,据了解,牡佳高铁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均处于高寒地带,该线路的开通,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营高寒高铁线路的国家,今后中国高铁将能在零下40度的寒流中疾驰,对此,就连俄罗斯都十分钦佩,高寒地带:指气候特征的一种,一般是由于海拔高或者因为纬度高而形成的特别寒冷的气候区。

图为建设中的牡佳高铁

中国能够开通高寒区高铁线路,是中国铁路科技的一次重大进步,一直以来,在极端寒冷的地带修建铁路都是一项世界级难题,一直到今天,修在高寒区的铁路在全世界总共也就寥寥几条,普通的铁路都这样,那么技术含量更高的高铁就更不用说了,相比一般的铁路,高铁所使用的导轨跟轨道板建设都需要用到混凝土,同时由于高铁线路在设计上不能有太大的弯路,所以桥梁跟隧道的建造量也要高于普通铁路,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混凝土的使用量。

而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冻融循环会严重影响其结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一方面会路基,桥梁以及隧道等设施的耐久性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由于在高寒区建造高铁线路存在诸多问题,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高铁线路是建立在高寒地带的,但对中国来说,在高寒地区建立高铁却十分有必要,东北三省是中国的近几年的重点发展对象之一,此次新开通运营的牡佳高铁,便是黑龙江省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

图为牡佳高铁

但由于纬度以及地理环境影响,东北三省常年都被大雪所覆盖,从沈阳至哈尔滨这一段路程是当地最寒冷的地带,当地气温长期处于零下40度左右,而此前国内的高铁动车组适应能力最高也只有零下25度,在高寒地带建造高铁,对中国来说不仅问题重重,同时还没有任何国外经验可循,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了克服低温对混凝土的影响,中国设计研发了具备防冻层,防冻胀能力的路基材料,同时还研发了多种适应不同温度的轨道形式,使高铁动车组的适应能力提升到了零下40度以上。

可以说,中国为了在东北修高铁,可谓彻底解决了高铁建造的一大世界难题,而目前这项技术在各国中还只有中国独有,这也会给中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目前世界上处于高寒地带,但却有着高铁需求的国家并不少,其中俄罗斯是最为迫切的一个,俄罗斯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低寒地带,这也导致俄罗斯修建的高铁线路非常少,关键的车里雅宾斯克到西伯利亚线也迟迟无法开建,现如今中国已经克服了高寒地带修建高铁的难题,今后俄罗斯很可能会寻求中国的协助。

图为建造中的牡佳高铁

总的来说,中国此次解决高寒地带高铁的建造问题,再一次丰富了中国的高铁建造经验,随着又一个地质难题被克服,今后中国高铁不仅能联通大江南北,今后就连西藏高原这种高海拔地带,也将被高铁紧密连接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