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日报:宏达新材遭立案调查、化工龙头面临高浮盈解禁!这家公司也出事了?

2022-01-10 16:44:17

  今日(1月10日)A股上市公司日报主要内容有:“资本教父”刘绍喜旗下的宜华系再出问题;宏达新材遭立案调查;“眼茅”爱尔眼科被曝“行贿”;化工龙头股这周“有看头”等。

  热门公司动向:

  早盘一度跌停!又有公司出事

  “资本教父”刘绍喜旗下的宜华系再出问题?1月7日晚间,宜华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存在违规担保情形,涉及公司可能承担的债务本金约为4255万元,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受消息影响,宜华健康今日早盘一度跌停,有网友表示,“果然是一字断魂刀。”不过随后宜华健康盘中撬开跌停板。

  真能忽悠!这家东北公司要“买锂矿” 暴涨140% 突然宣布:终止!

  去年6月来自辽宁鞍山的鞍重股份宣布,拟收购锂矿公司股权,股价两个月暴涨140%,期间一度六天收出五个涨停板。时隔半年,1月9日晚公司却突然公告终止收购,原因是“谈判期间原矿价格及外部宏观环境波动较大,交易双方始终无法就最终的收购价款达成一致意见”。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公司持股5%以上重要股东、原实际控制人宣布减持,目前已经完成过半计划减持量。

  雷声不断!宏达新材遭立案调查 老实控人失联 新实控人上位不到2月被立案

  1月9日,宏达新材(002211.SZ)披露,公司于2022年1月7日接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32022001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当日,该公司还称,控股股东江苏伟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伟伦”)于2022年1月6日收到中共株洲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株洲市监察委员会冻结财产告知书,因办案需要,冻结江苏伟伦持有公司的28,325,124股股份,占其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份比例的6.55%。至此,截至公告日,江苏伟伦共持有公司125,735,743股,持股比例为29.07%。

  “眼茅”爱尔眼科被曝“行贿”!公司紧急回应

  “眼茅”爱尔眼科的这个周末,过得不太平静。“爱尔眼科三年手术回扣明细被曝”冲上微博热搜。此事起因为1月6日至1月9日,认证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的艾芬在名为“急诊向日葵艾芬”的微博上先后贴出了4份名单,包括爱尔眼科“贿赂”医院医生姓名、转介人职务、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内容,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存在“行贿”医生的行为。

  喜迎业绩爆发 又临高浮盈解禁 化工龙头股这周“有看头”

  喜迎业绩爆发,又面临高浮盈解禁,化工巨头东方盛虹本周走势值得关注。1月14日,东方盛虹有近3.35亿股面临解禁,解禁市值约68.64亿元,解禁股收益率达360.47%,解禁股比例约6.93%,涉及限售股股东为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

  就在1月5日,东方盛虹预告,2021年净利润约为41亿元-50亿元,比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增长435.00%-552.44%。值得注意的是,东方盛虹称,公司因同一控制下合并斯尔邦,预计报告期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27亿元-34亿元。

  机构持股动向:

  65股获20家以上机构调研 迈瑞医疗最受关注

  统计显示,近5个交易日(12月31日至1月7日)沪深两市约194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机构调研榜单中,共有65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迈瑞医疗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机构达到649家;联赢激光、高测股份、中科创达分别被455家、380家、362家机构调研。机构调研次数来看,有2家公司被机构调研3次,分别是伟星股份、楚江新材等,机构调研最为密集。

  济川药业等59股近五日获机构净买入

  统计显示,近五个交易日的龙虎榜当中,114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59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55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近五日机构净买入前三名分别是精工钢构、同仁堂、济川药业。

  与此同时,近五个交易日登陆沪深两市的龙虎榜个股中,营业部净买入较大的个股有中国移动、攀钢钒钛、中青宝。具体来看,中国移动是资金最青睐个股,营业部净买入金额达20.15亿元,高居榜首。

  70股获机构买入型评级 长城汽车、通威股份关注度最高

  统计显示,(1月7-1月9日)期间共有70只个股获机构买入型评级。其中,长城汽车、通威股份关注度最高,均获5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其次是中国电建、宁波银行,分别获4次、3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从机构评级变动看,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中,有28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涉及中国移动、豫园股份、安井食品、兔宝宝、海宁皮城等股。

  新能源车赛道“打滑” 基金经理力挺

  近年来赛道投资的最强音——新能源车板块,在2022年年初上演了一出大幅波动、惊心动魄的戏目。新年首个交易周,市场调整主力集中在新能源车、CXO医药、医疗以及芯片等板块上。新能源车板块更是让2021年“冠军”基金黯然失色,“冠军魔咒”一说再起。

  记者采访发现,此前基金经理普遍预料到2022年新能源车板块将是结构分化的格局,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等环节,随着供需环境的变化,投资机会将深度分化。但基金经理同样认为,新能源车板块近期的急跌超出市场预期,在产业长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同样给了投资者较好的布局时点。

  外资开年“扫货”保险股 增仓中国人保与新华保险

  保险板块逆市上涨的背后,不乏一些“聪明”资金在大幅加仓。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交易日,外资通过沪股通对五大A股上市保险股悉数加仓。截至1月9日,外资对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持股量较2021年12月31日收盘时的持股量分别增长25%、8%、6%、2%、2%,“扫货”迹象明显。

  年初的逆市反弹,是市场风格切换引发的超跌反弹,还是保险业基本面变化引发的反转行情?业内人士和金融机构普遍认为,目前保险业基本面并未出现反转迹象,今年一季度保费增速可能会继续承压。年初保险股的逆市上涨,更多来自去年超跌后的反弹。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州网站优化 http://www.cr371.cn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