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怎么了?两家银行启动“规范改造”

2022-01-10 15:20:03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旗下智能投顾产品均发布公告称,正在进行规范改造,暂停产品申购交易。

  智能投顾被认为是长尾用户财富管理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净值化、去刚性兑付的过程将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巨大的智能理财需求。

  此次工行和招行的智能投顾产品暂停申购,传递了怎样的信号?关于智能投顾产品的“规范整改”是否将在业内蔓延?作为基金投顾试点银行,两家银行此次的调整是否与此前监管层对基金投顾的规范相关?

  摩羯智投称暂停购买是为配合监管

  近日,记者注意到,工行手机银行中的智能投顾产品“AI投”发布公告称,该行正在对“AI投”产品进行规范改造,自12月4日起暂停AI指数、AI智投和AI策略产品申购交易,存量客户赎回和调仓交易不受影响。

  同时,招行旗下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发布公告称,该行正在对摩羯智投进行规范改造,将暂停购买服务,原持仓客户的赎回和调仓交易不受影响。

  其中,12月10日,摩羯智投发布公告做出回应,称做出暂停购买的调整,是为了配合监管要求。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智能投顾产品暂停申购的情况,并未在行业中形成蔓延态势。

  记者注意到,2016年底,招行上线了“摩羯智投”,成为先行试点智能投顾的银行。根据摩羯智投最新公告,摩羯智投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万,累计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首次将智能投顾产品服务纳入监管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规范发展后的智能投顾,将能凭借其低成本、个性化的特征,使高质量的资产配置服务能普及到更广泛的长尾人群,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自资管新规落地后,却鲜少有银行高调推出新的智能投顾业务。

  某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告诉记者,智能投顾应该是业内普遍认可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现阶段可能考虑到市场接受度、技术成熟度、性价比等原因,智能投顾在业务开展优先级上并不占优。“在推出智能投顾业务之前,有些基础性工作要先做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智能投顾的作用,例如产品的丰富程度、银行业务的线上化程度、对客户画像的精细化程度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银行在这一领域仍处于观望状态,银行开展智能投顾仍面临投资门槛较高、投资组合数量相对较少、风险等级划分粗略、风险测评依赖客户主观意识等问题,要普及到更广泛的长尾人群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基金投顾“严监管”

  记者注意到,工行、招行和平安银行是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60家机构中仅有的3家银行,自2020年2月拿到试点资格至今已近两年时间。

  而在基金投顾业务领域,监管部门就连续多次下发规范文件。其中包括11月初,京沪粤三地证监局向辖区内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下发的《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基协下发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及监管层向多家基金投顾机构下发的《公开募集证券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绩及客户资产展示指引(征求意见稿)》等。

  其中,《通知》表示,基金销售业务附带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活动,应当遵循基金销售业务基本法律关系,包括业务开展主体为基金销售机构;标的基金为基金销售机构代理销售的基金产品;服务对象限于该机构的基金销售业务客户;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与客户单独签订合同;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服务单独收取费用;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

  《通知》指出,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应当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将存量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活动规范为符合《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同时,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于2022年6月30日前将存量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建议活动整改为符合前述法律关系的基金销售业务。

  此次两家银行对智能投顾产品的“规范改造”,是否与上述关于基金投顾业务的整顿相关?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试点银行中,智能投顾业务若涉及到基金投顾的,若存在违反《通知》的行为是否需要整改,还未得到明确的说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以太坊挖矿 http://www.ethospool.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