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10:24:0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一博子,返程打工只想摸鱼的男编辑。(甚至忘了摸鱼怎么摸了,你们呢)
相信许多人和一博子一样,提起长沙的老巷子,第一反应就是太平街、都正街,亦或是我写过的潮宗街与苏家巷,好像再怎么也不会想到“西园北里”这四个字,但相比于之前写过的老巷,西园北里的位置丝毫不逊色于它们,但商业化的气息没有它们那么厚重。
在这里不仅有在长沙非常稀少的黑胶唱片店与复古照相馆,还能看到拎着贵价手袋的美女小姐姐在巷口街拍,还有外来游客们挥舞着丝巾在巷子里打卡留念。
而今天一博子就带你们走进西园北里,发现这条老巷里的风情。
旧巷深深
风情全部锁在时光里
图源:一博子
西园北里是长沙城北一条充满着传奇故事的老街。据说是唐朝宰相裴休担任潭州(今长沙)观察使的时候在这里修建了属于自己的西楼,这条老街因此得名。
这里有着“冠盖之地”的称号,拥有着长沙最多老公馆旧址,给这条古朴雅致的老巷增加了些许历史底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神秘感,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宅旧址仍是私宅,不能进去一探究竟。
图源:一博子
走进之后,仿佛外面的车水马龙与川流不息如同被完全隔绝了一般,抬头一望,郁郁葱葱的翠竹搭配着青砖绿瓦,散发着一种从根里透出来的文艺味道。
从湘春路走进之后,就能看到西园北里的历史陈列馆,馆内详细介绍了这条老街的历史故事,想深度了解这条老巷历史的朋友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图源:一博子
如果只是想单纯寻觅老长沙的味道,西园北里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白墙、百瓦脊、青砖,浓厚古朴的传统建筑,成为了这座城市里独特的文化符号。
再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文襄园,是用来纪念湘军将领左宗棠的公祠,曾经因为战乱被毁坏,现如今只留下了一小处的石山和部分的古墙,仔细观察一下,还能你会发现砖墙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图源:一博子
偶尔有几家大门敞开的老宅,也是古韵风情十足,镂空雕花的艺术品、超大的落地窗,无疑不是向路过的游人传达着,我是经过“大手笔”改造的信息。
图源:一博子
在西园北里走走停停,除了历史文化底蕴外,我也在寻找到了市井气。
虽说老街中公馆林立,但只要往旁边四通八达的老巷里更深处追寻,就发现烟火气十足的长沙人的生活状态,悠闲且随意。
门外的摆放着“不精心”修剪过的花草,里面还有居民们打麻将时候发出的声音:“碰一哈”,或者是小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
图源:一博子
邻里街坊之间的交流,只要推开窗户就能进行了。短暂的几句长沙话,“恰饭了冒、今天买点么子菜”,就能感受出两家人的关系与长沙人性格里的热情,小巷子里的生活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图源:一博子
随便提一下,去西园北里的那一天,正好是长沙的融雪日,房瓦上的雪水融化滴答在红色的无患子上,有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境之美。
如果想来寻找老长沙的文化符号,或是采风、散步,来西园北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艺范十足
却不矫揉造作
西园北里虽说地方不大,30分钟就能走完整个街区,但也涌入了一些创意与格调并存的新血液,逐渐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里虽说没有如潮宗街与苏家巷般商业林立,但也是有几家韵味十足的小店,在这条文艺气息十足的老巷中向城市输送着美好。
#佛里灯黑胶唱片行#
图源:一博子
佛里灯就是其中一家,黑胶唱片、咖啡、爵士乐、古典乐、流行乐,在这里共融。
它静静伫立在这条老巷中,悄悄划分了喧嚣和清幽的界限,成为许多人心灵的惬憩地。
几十平方米不到小店内摆满了唱片,大部分唱片封面的左上角都手写了唱片简介和信息,喜欢的可以试听。
图源:一博子
在与佛里灯主理人色文聊天时,我们了解到,来淘黑胶或是喜欢黑胶的朋友,大部分不是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而是在淘黑胶的过程中发掘新的音乐,获得一种全新的乐趣。
图源:一博子
在这个以数字化为主流的时代,黑胶让人迷恋,不只是它所承载的音乐与它的独特的聆听体验。而是在于,在繁忙的生活中,黑胶给常规的快节奏生活带来了改变。
爱黑胶,必须慢下来,把细细的唱针轻轻放在旋转的黑胶碟上,等待悠扬的音乐下一秒缓缓流淌,从那一刻开始慢生活。
佛里灯周二店休,每天1点半营业,除黑胶唱片外,这里还有咖啡售卖,可以一个人坐在窗前喝着咖啡,听着黑胶唱片,静静等待时间的流逝,享受当下静谧的美好。
#西沉壁照相馆#
图源:一博子
从佛里灯出来,往前面走30米左右,会发现一家趣味十足的照相馆。
木制的门头与水晶珠帘搭配,复古味十足,当时一博子就和同行的朋友说:“这家照相馆,好像《奇怪的她》里的那家照相馆哦。”
图源:一博子
走进之后,华丽的装修莫名给人一种“穿越”感。
店内放着很多复古的小玩意,老式的木质钢琴、有年代感的缝纫机、光影浮动下的旗袍等等,真的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这些东西了呢。
图源:一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