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3 13:55:02
∨
“
自从“多次”白嫖马丁后,甚是上头;“原来跑车也可以兼顾舒适”,于是萌生了“跑车自驾“的可怕想法。
❂
迫于无奈,囊中羞涩,马丁暂时只能在“地平线4”里意淫,现实中无福消受。不过,贫穷拓宽了想象力,选择了一台连马丁“首付”都不到,但拥有着神似马丁前脸的小跑来满足我的愿望。是“蒙迪欧(参数丨图片)”吗?那也太看不起我了.......
敲黑板,是“跑车”!“哦?野马5.0V8?”“想啥呢,你看我强调发动机了吗?我只说是前脸相似好吧。”“呵,弱鸡2.3t野驴。”“额,而且是个二手货。你要有钱整5.0,麻烦通知我来白嫖。”
我觉得都选择2.3t野马了,再强调野马五十多年的历史,讲“情怀、信仰”,怕要被骂“穷装x”,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讲讲它国内市场口碑“衰败史”。
记得n年前,第一次在大街上见到《速度与激情》中同款第五代野马,哪怕只是3.7的,依然觉得稀奇不已,毕竟这车曝光率比现在罗密欧都少,几乎六十多万落地的价格也并不可小觑,让影视作品里的车“照进”现实的买家,绝对称得上是“个性”。
第六代野马,入门车型开始使用Ecoboost2.3t发动机,并且在福特4s店都能见到,刚开始中规车型虽然售价也并不像后期那么“低廉”,但是,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让更多心怀“ponycar”梦的年轻人实现了“dreamcar”,我承认,前期中规车主,给人更多的感觉,谈不上“富裕”,但也“小资”;但是随着美规车,越来越没底线的低配、低价销售,吸纳了一大批“鬼火骚年”加入了野马车主群体,并且中规车价格也在下降,同时更出现了一批低价二手车,“野马”不再是“小资阶级”的独享,更多的“汽配风”改装也屡见不鲜,“野马”从此附加了“屌丝气息”。(貌似5.0V8的真“马”也不能独善其身了)
二手车市场中,第六代,前期匹配6AT变速箱的中规野马,24-27w依据车况、地区不同,车源足够丰富,若是美规,价格还会更低。不过,在我看来,中规的配置或许更中意,标配前4活塞卡钳、后桥LSD、熏黑大轮毂、运动小包围、座椅通风加热等等,无论原厂机械配置还是外观、舒适配置,相比美规来说,都更高,无需改装,原厂已经足矣,实话说,美规要么低配要么汽配改装风,真的是“屌丝”中的“屌丝”。
虽然4w多公里,17款的“老车”,当我拿到后,依然毫不犹豫“斥巨资”带它去“江阴喷子-挺哥”那做了个全身spa。有幸和众多“超跑”一起“洗澡”,还和“五菱宏光的美国大表亲”同框,貌似也不显得有任何“违和感”,甚至发现和杜卡迪红还是同款色(有点臭不要脸哈!)。实话说,中规野马,外观我觉得还是越看越爱,还很上镜。就当我自我“麻痹”时,洗车小哥招呼我过去,指着我车身某说:“嘿,哥们,你这漆面,怎么都摩毛了???”
不过,我这该死的“磨砂红”的野马,虽说在市中心完全得不到回头率,但是在郊区商业体附近,还是能勾起高中小妹妹的赞许,被夸作“豪车”后,让我心想这个“二十来万”确实性价比爆表。
听到跑车自驾,单程四个多小时,想必一定是疯了,为何不去选择一辆主打舒适的轿车或者SUV?实话说,这类车型,绝对是我以往长途自驾的日常选择,但是“太舒适、安逸”的旅程让我感到疲乏、无味,这种感受是另一种“累”;我想跑车独有的“不安分”绝对可以在长途巡航中带来新鲜感,而不至于“困到睡着”。但是性能跑车底盘太过于清晰、生硬的悬架反馈以及束缚感过强的赛车桶椅绝对足矣把我这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劝退。
然而,野马整体的座椅包裹,腰部支撑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又不是非常极端;总体软硬程度适中,也并不像性能跑车一样,完全的硬,至少说,抛开其他方面因素,单就座椅来说,哪怕连续四个小时长途驾驶也并不会让我腰酸背疼腿抽筋,下车直接趴地上。
悬架的路感反馈必须得留存作为跑车的颜面,必须强,但是对于颠簸的反馈是柔和的,并没有太生硬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带来“刺激”的源泉。但是如果面对连续的颠簸,它会把起伏放大,这个绝对是比较糟糕的情况;这次旅途中,往浙江方向的高速,有太多高低不平的拼接路,所以,这才是真正让我不得开两小时休息一下的原因。
隔音降噪典型的跑车特性,不过好于性能跑车,但是和普通舒适型轿车差距还是很大,噪音最明显的还是发动机噪音,沉重的嗡嗡声伴随全程,不过这种噪音就当它是不让我打瞌睡的提示音。
很多人说2.3t的是野驴,不过314马力的动力放在这......嗯,不得不说,确实“驴”。虽然整体油门踏板调教很线性,几乎没啥虚位,并且动力响应也不差,甚至老款6AT的变速箱相对新款10AT执行更加直接,逻辑也更加清晰;2.3t有涡轮迟滞,但是由于发动机转速日常2k转左右,似乎随时为涡轮起压做好准备,所以这个迟滞几乎不用太care;整体动力的输出也是相对比较平顺的。
BUT!且不说01平均6.5s的加速成绩(街道上也就和原厂领克03+、高尔夫GTI之流PK一下),即使动力水平说不上差,但就这个基本上没有血脉膨胀的推背感的加速体验来说,作为跑车,确实差点意思,如果过于追求加速感,请移步考虑奥迪S3。
在山路和匝道上,偶尔想“基情”一把,底盘的侧倾抑制,车身跟随性,车头指向性和718之类偏向于性能的跑车没法比,但是由于车宽比较宽,整体的循迹性,侧向支撑还是好于普通轿车,虽然车身长度,尺寸并不小,但是整体感受并不笨重,虽然在赛道上偏向于转向不足,不过日常驾驶,跑山,走街,表现出的车身状态还是很中性的,没有过于明显的推头也没有明显的甩尾,还是比较易于掌控的;中规后桥标配的LSD,所以让尾部变得更加老实,增加了“屌丝车手”雨天劈弯的安全感。
这款车上最“迷惑”的是方向标定,而且明确告诉你,新款也一样。方向整体转向手感偏重。路感反馈非常明显,所有小颠簸都会反馈到方向盘上,有时候较大的颠簸甚至会拽动方向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影响方向掌控,所以在转向初段,尤其在低速,保留一定虚位,使得这种反馈,在一定转向区间内摆动,但不会将这些摆动直接作用在车身转向执行上(这个我认为问题不大)。
但是在高速段,初段的虚位依然存在,转向力矩也没有明显的随速增益,路面上的颠簸依然会作用在方向上,尤其我在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过一个弯或者在高速巡航,冷不丁遇到一个颠簸(未必非常大),方向瞬间发生偏移,实属吓人。并且由于方向中心感很模糊,路面如果有连续的颠簸,那么方向盘就会一直“摇摆”,虽说未必会完全引导车的方向,但是我也不得不一直在把正方向。所以,驾驶时的紧张感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个“方向盘”的恶作剧。不过,正常转向的指向性还是不差的。
听完最新高尔夫8GTI的原厂声浪,我想作为野马2.3t用户,属实羡慕嫉妒恨,同样四缸,排量更大,还是跑车,居然没有声浪可言,也木有放炮声,也木有炸裂的“劈里啪啦”声......热辣的外表有了,但是张口就是“公鸭嗓”(连驴叫都不如)。
内饰实话说,从五代到如今六代都是很oldschool,用料像是广东塑料某玩具厂提供的,中规的似乎软性材料用的比美规多一些,不过作为屌丝,这些属实符合气质。
不过,如今,手握二十来万,本以为只能皈依凯美瑞、雅阁等一众“老成”车时,野马2.3t确实是一根救命稻草。我承认,同样价格,也完全可以考虑驾驶性更好的ct4,但是轿车终究是轿车,凯迪拉克,挂上手牌,设置好洗浴中心作为目的地才是正道,跑车的“骚浪贱”永远都不会懂。那么86、BRZ似乎作为跑车也能考虑,不好意思,那些不是“激情”是“基情”。
野马2.3t虽然也给不了“完美”的跑车体验,但是,一台二十来万的的二手中规野马2.3t却能满足“屌丝”的该价位中的所有想象;“骚”完过后,发现只是等同于老cc2.0t的平均油耗,甚至,92号汽油也足矣喂饱,“屌丝气息”直接爆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