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俄乌战事,美国对台出售“爱国者”,美军对台海问题有新认识

2022-04-06 13:36:48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https://www.td010.com

俄乌战事一起,美国不断从中看台海问题。

先是4月5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表示,“美国履行防卫台湾、支持台湾强化自卫能力的承诺不能松懈”。

然后,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4月5日宣布,美国国务院已经同意对台出售“爱国者”防空系统及相关技术支援,总额预计为9500万美元。据称,这项“爱国者专案”人员技术协助军售案主要是提供专业技术援助,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相关设备与后勤培训、规划、部署、维护等支援,以及地面设备、备件与消耗品所需的技术支援。

“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此次也是拜登上任后第三次对台军售。今年2月,美国刚刚与台进行了总额达1亿美元的军售案,当时主要是“爱国者”导弹工程勤务及导弹效能鉴测计划的设备与服务,此次则是派遣专业人员赴台提供技术支援。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还信誓旦旦地称,这项军售案是基于台湾关系法,符合美国国家、经济与安全利益,将有助于提高台湾的安全,并维持区域政治稳定、军事平衡与经济进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称,最重要的是,这项军售计划将使台湾军队持续现代化并保持可靠的防御能力,有助台湾维持导弹密度,确保台湾空中作战战备能力。台湾将能用此能力吓阻区域威胁,增强本土防卫。

可见,美国在对台军售上俨然是在睁眼说瞎话。40年前,中美共同发表“八一七”公报,美方在公报中明确承诺,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美售台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的供应水平,并会逐步减少向台湾出售武器。

但事实呢?美国对台军售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先进。

“天弓-3”导弹发射系统

美国在2019年就放风要对台湾出售“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随即被美国国防部否认。

在酝酿了这么多年后,美国终于在今年接二连三出手,而这势必会遭到中国大陆的反击。

目前,台湾主要依靠“天弓”导弹防空系统。“天弓”3导弹对战机拦截距离达到200千米、拦截高度30~25000米,对战术弹道导弹拦截距离应在5~30千米。单从数据上看,“天弓-3”导弹射程较远,超过了“爱国者-2”,即使弹道导弹拦截距离也超过了“爱国者-3”。但“天弓”的准确率不佳,所以台当局不断谋求加强“爱国者”。

美国防长奥斯汀

另一方面,俄军进攻乌克兰后,美国军方紧盯台海问题,并因俄乌战事对台海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4月5日,五角大楼高层人员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2023财年美国军费预算听证会。2023财年,拜登提出的五角大楼的预算总额高达7730亿美元。

美国防长奥斯汀在会上称,中国为试图“重塑印太地区和国际体系,以符合其利益和偏好”的“进展最快的挑战”。解放军几乎所有方面,包括常规力量和核武能力,都得到扩大,并致力于抵消美国的军事优势。

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在会上称,中国为美国“头号长期的地缘战略进展最快的挑战”。他称,中国打算在2035年之前成为在军事上与美国匹敌的对手,并打算在2027年之前发展拿下台湾的军事能力。

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

而在长达4个小时的质询部分,多位美国众议员问到台湾问题,或者将乌克兰危机与台湾问题相联系。

众议员威特曼问:我们是否应当准备十年内就台湾进行摊牌?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没有正面回答,他称:“我同意,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能力,不仅能够威慑未来的对手,而且能够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正在预算中对这些能力进行投资。”

众议员加拉格尔问:从乌克兰危机中吸取教训,在台湾部署美军是否有助于遏制北京攻台?

奥斯汀以“假设性”来定义加拉格尔的问题。他指出,把乌克兰和台湾作比较是不可取的。这是两个在不同的地区发生的完全不同的场景。

在被问到对台军售时,奥斯汀也重申美国持续提供台湾自我防卫能力的承诺。

米利称:“我不觉得我们有很高的风险与中国发生冲突,我们缓解与中国有关的风险,我认为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但就这个特定的预算而言,短期内的可能性并不高……非要说几年之后的话,我会说超过5年。”(井上蛙)

延伸阅读

台军要在台湾最长公路隧道建指挥中心可行吗?

资料图

直新闻:据台媒报道,台军与交通部门合作,将在台湾最长公路隧道雪山隧道深处设置指挥中心,防范第一击。您认为,将衡山指挥所放在公路隧道里,从军事角度来说是否安全?

评论员曹卫东:其实这是一种设计,为什么这样讲?如果简单把指挥所放在长长的隧道里边,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知道隧道它是把山体打通,里边有一条通道,但是它的进出口,是由公路相连的。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人家把洞口一封,两个洞口一打掉,里边的指挥所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进不去出不来。所以如果简单这样修指挥所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说这两个口,既可以进还可以出,同时指挥所修在里边,它不在隧道的通道上,而在侧面,而且还打出第三条口或者第四条口,也就是专门供指挥所的人员、车辆进出,比如说通过盘山公路,然后进入指挥所,那么它既可以通过隧道来进行运输,或者是物资的运送,同时它又可以利用山体的其他部分,因为它山体很大可以掏空,那么还可以建立自己相应的指挥,所以这种方式倒是可以进行尝试或者是说实际的运用。

资料图

直新闻:台军没有成事就提前曝光指挥所地址,是没有保密意识还是另有考虑?从军事角度来分析,如果要新设一处最重要的军事指挥设施,大致应该如何推进比较合乎军事逻辑?

评论员曹卫东:因为我们讲隧道是贯通了,或者是说隧道已经建起来了,但是指挥所还没有建,那么事先就把指挥所的位置暴露出来,这显然是不符合军事常识的,因为指挥所是需要保密的。

那么现在它暴露出来,如果作为一个烟雾弹,也可能作为新闻炒作一下。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真正想建一个指挥所,在比如说隧道里或者在山里,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我们讲,作为指挥所,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要作为军事行动的指挥部,指挥部要把战场的情况收纳进来,然后作出判断。

第一,都在什么地方、什么空间里边,就是陆海空天地各个位置,还有就是你要发出指令,就是哪些部队或者哪些作战平台,比如飞机舰艇应该怎样部署,执行什么样的任务,你要发出去信息,所以它一旦在战时的时候,大量的这些信息收集和传送是最重要的,指挥所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说你如果不能够及时收发信息,就不具备建立指挥所的位置(条件)。

第二,指挥所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它是交战双方都要打掉的重要目标,无论哪一方都想最先把对方的指挥所给打掉,所以指挥所一定要兼顾。为什么修在山里?是因为山体通畅,有这种岩石和坚硬的石头可以作为掩护。特别是有些指挥所不但利用山洞,而且还要在山洞里边往下挖,然后再浇筑很厚的钢筋水泥,这样的话它的抗打击能力会更强。

那么包括它要做的“三防”,就是防核武器,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所以它既要通风,还要有很厚的里边的门,都是钢铁做的,防止很大的冲击力和爆破力。

第三,就是必须要保密,因为如果人家确定了你的指挥所的具体位置,人家不断狂轰滥炸,总是对你的指挥所是破坏的,有毁伤力的。况且你还要有人,人来人往,这种人员的交换,不但是信息交换,还有人员的交换等等,所以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当然指挥所里边这些人不是一天两天待在里边的,而是长期待在里边,所以你的后勤保障,比如说水源、电源,还有这些食品都要能够及时保障。

资料图

直新闻:美军去年主动曝光,近年来模拟兵棋推演都显示,一旦两岸开战,台军都将迅速战败,且时间从最初的7天,到5天,现在还有结论是撑不过48小时,甚至还有说几个小时的。在这种情况下,台军还在美国的鼓噪下搞“非对称战力”“以武拒统”,能咸鱼翻身吗?

评论员曹卫东:这是两方面的原因。为什么美国的评判说台湾支撑的能力或者说支撑的时间越来越短?因为美军已经看到台湾“台独”势力的军事力量,它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我指的是它要是抗拒大陆的这种打击的话,他的这种能力是越来越弱的,是在走下坡。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种综合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它的这种体系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强,它的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么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话,美国它就判定台湾所能支撑的时间是很短的,它的这种抵抗的能力是非常弱的。

所以它拿这个当成一个借口,就是你看台湾能力很弱,过去还能扛个7天,现在就2天、3天了,那就要向台湾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它是要找这样一个借口,这是美方造这个舆论的用心。

那么作为台当局,它尽管知道这样一个现实的情况,如果踩红线,如果“以武拒统”的话是死路一条,但是它又要走这条路,因为如果它不说我要进行这样的分裂活动,或者是说这种分裂的行径的话,怎么能够获得美国的这种支持?

因为美国是希望两岸有矛盾,恨不得矛盾升级打起来才好,这样的话才能向美国求救。因为它要说我还能顶,哪怕顶几天我也能顶,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说向美国去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再一点就是要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它“台独”势力的一些支援,给它一些帮助,所以要利用这张牌。

所以美国和台湾分裂势力之间,它实际上有一种各自的需求。

资料图

直新闻:台湾地区2000年起逐步废除义务役后,目前实行“征募并行制”。但近年来美方施压,称台军战力不强,现在岛内则出现鼓动“恢复1年义务役”的舆论,但遭到超九成年轻人反对。你怎么看民进党当局在美国的施压下打算“恢复1年义务役”的操弄?

评论员曹卫东:对台当局来说是要解决一个有无的问题,因为现在兵源不足,年轻人你要是说征募的话,他不愿意当兵,这样的话就面临着无兵可用,你到了战场上,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要用人来操作,所以现在征不到兵,这是个难题。

那么如果改成义务兵役制,也就是说用法律的形式把你限制死,你必须要当兵,他不能违法,所以就把这些年轻人招到部队来,也就是义务入伍,这样的话就解决了它的兵源有无问题,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反正你要来当兵,这样的话它就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但是解决了有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看到当兵他是要参加军事行动的,而作为参加军事行动的主体,就是军人,他第一就需要勇气,第二需要军事技能,你强行把他拉进来的,他在上战场的时候,是没有勇气或者缺乏勇气的。

那么第二点就是军人它要和武器打交道,因为人和武器装备结合之后才能形成战斗力。

我们讲当一年的这种兵役制实行之后,他刚刚从一个社会上的百姓要转变成一个军人,他要学习军事技能,起码给你枪你要会用,这个枪不是给了你,你就能够打得准的,所以你要经过训练,还有一个你的这种体能,因为我们知道军人他上战场之后可能没吃没喝,也可能要连续的作战,你的体能一定要能支撑,你要把体能恢复起来对吧?

还有你要配合,因为军人他不是一个人去打游击随便打的,他有一个团队,你比如说一个班组或者是更大的范围的人来合作,才能形成一种战斗力,而你只有一年的这个服役的时间,我们想你在一年刚刚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武器装备,还不能够说很熟练,你跟同伴的这种配合或者团队的配合也不是很熟练,而当你刚刚掌握了手中的这些兵器,你可以和这些人员刚刚可以配合的时候,你的服役期到了,这些人是义务兵役制,他是强行被抓来的,不是他愿意干的,那么他们就要走了。

你想想,这样就是义务兵他是不是只解决了一个有无的问题,就是有兵了,但是你说让他上战场,能形成什么样的战斗力,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丨曹卫东,评论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