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房地产市场 要坚持“房住不炒”

2022-05-04 17:37:03

亲子鉴定所需要的 https://www.snsnb.com/post-178319-1.html

  本报记者夏金彪

  近期,多地稳定房地产市场动作频频。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超70城出台房地产政策百余条,主要涉及放松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取消限售、为房企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另有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带动经济增长,在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的作用明显。因此,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事关今年中国经济的稳增长。

  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业的日子不太好过。特别是去年,房地产调控持续强化,在“三道红线”“土地集中供应”等政策下,房地产业告别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增长”的“三高”模式,行业面临转型的阵痛,甚至出现了部分房企爆雷的现象。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房住不炒”,也首次提到“预期引导”“良性循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等。政策在遏制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的同时,要求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房地产相关政策都在积极促进市场稳定。3月中旬,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以及央行等有关部门均表态将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央行等出台了23条金融服务举措,其中提出,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策不断释放出明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信号,住房金融政策也转为以呵护为主,满足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对资金的合理需求。

  应该看到,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正面临新情况新挑战。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房地产投资增长出现明显放缓,销售面积更是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未来各地因城施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日益明显,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分别面临不同的市场状况,房地产调控还须因城施策。对此,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发力,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举措。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或将有更多地方政府在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成本、放宽居民购房限制等方面作出调整,促进合理住房需求充分释放。同时,将积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

  随着商品房销售企稳、长租房市场不断完善、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趋稳。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仍在不断推进,城市住房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松绑楼市调控政策的时候,要避免短期行为。满足购房者购置首套房和改善需求的前提是,不能过度加杠杆,不能给投机性需求大开方便之门,要防范高房价、房地产泡沫及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我国应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补齐租赁住房短板。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阳光新闻网版权所有